2018年5月31日 星期四

過敏症專科醫生嚴重不足 醫患比例1比280萬

香港公立醫院過敏專科服務供不應求,尤其對成人過敏症病患缺乏專科支援。一項研究更顯示,現時香港只有2名成人過敏症專科醫生,等同1名醫生要為280萬名成人服務,而現時內科醫護人員普遍缺乏治療過敏患者知識,延誤救援時間。

麥小姐在2011年時意外發現自己對花生過敏,此後過敏情況一發不可收拾,輾轉求醫之下,經私家醫生檢測發現自己患上多種食物過敏,對果仁及部分蔬果均過敏,令人擔憂。醫生將她轉介至公立醫院內科,惟醫院以沒有過敏專科醫生為由拒絕接收,令麥小姐深感求診無門,徬徨無助。麥小姐表示,醫生根據檢測報告,安排她配備「腎上腺素注射器(救命針)」,以防因過敏而休克,但公立醫院缺乏相關資源,直至4個月後才成功取得「救命針」。

香港過敏科學會主席李德康指出,現時香港只有8名兒童過敏醫生及2名成人過敏專科醫生,平均1名過敏科醫生要服務117萬人口,而若以成人人口計算,醫患比例更達1比280萬。他批評香港過敏科服務大幅落後其他亞洲地區,形容情況「離晒譜」。

李續指,過敏兒童會漸漸長大,擔憂他們長大成人後需要的醫療服務會有更大的隱患。他建議香港聘請海外專才,並增強專業醫護人員的培訓,爭取達致過敏科對人口比例維持在1比10萬,即至少16名兒科過敏醫生及54名成人醫生,以改善香港過敏服務及專業發展基礎。


                                    
                                                    麥小姐(左)2011年時發現對花生過敏,惟醫院以沒有過敏專科醫生為由拒絕接收。



資料來源: 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71017/bkn-20171017152746986-1017_00822_001.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5月24日 星期四

嬰幼兒鼻敏感能根治嗎?

除非家族裏有鼻敏感病史,否則兩歲以下的嬰幼兒患上鼻敏感的機會不大,但到了兩歲或以後,孩子出現鼻敏感的機會則會大增,在香港便有兩成學童有此問題。鼻敏感症狀和傷風相似,都是流鼻涕和打噴嚏等,但前者的持續時間較長,並由致敏源引起。如果家長發現子女在某些情況下才會流鼻涕或打噴嚏,徵狀甚或只出現在 空氣質素較差的日子,而身處空氣較好的異地或郊區時則沒有病發,則可能是鼻敏感的徵兆。除了空氣中的懸浮粒子,能引起鼻敏感發作的致敏源還包括室內的灰 塵、塵蟎或花粉等,有時甚至天氣變化也會引起過敏。


而對於過敏症狀,預防工作其實比藥物更重要,因此,若子女有鼻敏感,父母應避免在空氣質素差的日子帶他們到人多車多的地方,家裏也可試試擺放空氣清新機, 亦應勤於清潔家中積塵,使用較難積塵的家具、防塵蟎的牀鋪也是有效改善之法。事實上,部分幼兒隨年紀漸長,鼻敏感問題亦會隨之改善,甚至完全消失,但這問 題也可能伴隨孩子一輩子。當然,患者可服用醫生處方的抗敏藥,或以洗鼻等方式控制過敏情況,但現時並沒有完全根治鼻敏感的方法。








資料來源:  親子皇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5月16日 星期三

遠離塵蟎致敏原, 蟎可敵幫到你

什麼是塵蟎?

  • 是扁蝨類的微生物
  • 寄居於臥具,地毯及綿質的傢具
  • 在溫暖而潮濕的環境下會大量繁殖
  • 是香港最常見的過敏原

 

 

塵蟎是如何影響我們的健康?


塵蟎的排泄物是高度致敏物。一旦過敏,這些細微顆粒很易會引發我們的眼,鼻,皮膚和氣管產生過敏病黴。事實上,屋塵蟎是世上最易令人產生敏感性鼻 炎,濕疹和哮喘的元兇。塵蟎過敏在香港是很常見的,一般以傢俬、梳化、枕頭、坐墊、地毯及窗簾等積聚塵蟎。若是過敏性鼻炎的病患者,在接觸塵蟎後20分鐘 內便會出現過敏反應。

 

床褥,枕頭和被褥 – 預防塵蟎最重要的一環

  1. 我們長時間在卧室
  2. 溫暖而潮濕的環境適合塵蟎繁殖
  3. 大量塵蟎在寢室內滋生
  4. 睡眠質素會影響白天工作表現和學習能力

 

 

不想被塵蟎過敏影響日常生活?


蟎可敵擁有最佳的防塵蟎質料:
  • 氣孔小於6微米使致敏原無法穿過
  • 由緊密的微纖維編織
  • 質料必須舒適透氣

 

 

不理想的防蟎套質料包括:

 

質料

缺點

塗上樹脂質料不能完全隔絕致敏原
塗上防塵蟎質料含化學劑, 不能隔絕致敏原
氣孔小於5微米不透氣, 不舒服
塑料增加潮濕問題, 不舒服

 



資料來源: www.allergic-rhinitis.com.hk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5月8日 星期二

什麼是 Jext®?


Jext®是一個一次性的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在過敏緊急治療中,Jext® 注射預先量度的單劑量腎上腺素。每支Jext® 內均配備針頭,使用後黑色針頭蓋會自動套住針頭。Jext® 的設計簡單易用,安全可靠。





資料來源: http://jext.hk/jext.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4月25日 星期三

嬰兒早吃花生致敏降八成

世界衞生組織建議嬰兒六個月大開始吃固體食物,常見的高致敏食物如花生、雞蛋等更建議延至一至三歲後才進食。不過,英國一項最新的大型臨床研究卻推翻此普遍認知。研究以花生為例,發現提早至嬰兒四個月大開始進食,比起不進食的嬰兒,患花生過敏症的情況可減少達八成。

負責該項研究的歐洲過敏及臨床免疫學院兒科主席George Du Toit昨來港發表最新發現,研究對象是五百五十六名英國出世嬰兒,他們是過敏症高危一族。研究人員追蹤嬰兒由出生至成長近十年。他們分兩批,一批由四個月大開始每周進食約六克含花生食物,另一批戒口不吃。


愈早吃耐受性愈高

結果發現,兩批嬰兒到五歲時,吃花生的一組嬰兒患花生過敏症人數,比戒口組少八成。之後,所有嬰兒一年內都避免吃花生,發現過敏症個案沒有因而增加,意味沒有過敏的情況在往後日子仍可持續。Du Toit指出,研究證實嬰兒愈早吃花生,對花生的耐受性愈高。嬰兒並未因提早吃花生而長得較肥胖,健康情況與其他嬰兒無異,並且沒有影響母乳餵哺。中文大學醫學院兒科學系系主任梁廷勳表示,上述研究有助大眾重新認識食物過敏問題,希望上述研究可作為參考指引,呼籲家長勿讓嬰兒戒口不接觸食物致敏原,提早適量進食可預防過敏症出現。


                               


資料來源: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61010/00176_076.html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過敏病科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

2018年4月17日 星期二

What is anaphylaxis?

Anaphylaxis is a severe and potentially fatal allergic reaction. It may start suddenly within seconds or minutes, or take a few hours to develop following contact with an allergen which is a substance that is capable of producing an allergic reaction.

A severe anaphylactic reaction is sometimes known as anaphylactic shock. Anaphylaxis can cause the blood pressure to drop quickly, resulting in fainting or even sustained loss of consciousness. It can also cause severe breathing difficulties.






Reference information: https://www.facebook.com/allergyhongkong/
It is not intended as medical advice to any specific person. If you have any need for personal advice or have any questions regarding your health, please consult your doctor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2018年4月12日 星期四

舌下脫敏液治療 免棄養寵物

可愛貓狗討人歡心,但部分父母擔心年幼子女對貓狗毛髮過敏,繼而增加患濕疹或哮喘風險,因而選擇放棄飼養寵物。家庭醫生陳凱旭表示,近年醫學界引入「舌下脫敏治療」,患者每日把脫敏液滴於舌底,每次含服約兩分鐘,療程持續三年,可有助患者在體內逐漸建立免疫力,對抗特定致敏原。有關治療適合對貓、狗或塵蟎過敏的成人及小童。

增免疫力 對抗致敏原

舌下脫敏液是一種包含致敏原的溶液,當患者完成療程,日後即使遇上同類致敏原,患者的過敏反應會相應減少。患者接受脫敏治療期間,可先安排寵物寄居「寵物酒店」或親友家中。家長若想知道子女是否對貓狗過敏,可安排他們接受致敏原測試,以「拮手指」抽取少量血液,便可檢測出對哪類物質過敏。





資料來源: 東方日報
以上所提供的資訊僅作為教育及參考用途,如果你有任何醫療問題,
應向自己的醫生查詢,而不應單倚賴以上提供的資料。